華航一架波音737-800客機今天(2007.8.20.)上午降落那霸機場後起火燒毀,
乘客及機組人員全部平安
照片來源: NHK網站
這是35中隊(U-2時期)最後一任隊長王濤的口述歷史傳記,由他口述,我整理。今年農曆新年有9天假,基本上扣除睡覺,我有8天半都在寫這本書。
4月初寫完,我的白內障也提早達到需要開刀的地步,因此在
這本書是王濤家人自費出版,所以印量只有500本,可以對外販售的數量大約只有200多本,已經全部售完。
現在是凌晨兩點,可是我沒有什麼睡意,反而心中有點小小興奮,因為剛剛在研究華航第一架C-54 B-1801的身分時,有一個重要的發現,推翻國外研究者傳統上對於B-1801身分的認定。
目前國外的研究資料都說B-1801就是原來的中美號(c/n 10529, s/n 42-72424),但是根據衣復恩將軍的回憶錄以及民航宿耆陳文寬先生的說法,華航第一架C-54應該是印尼反抗軍送給台灣的那一架C-54(c/n 10472, s/n 42-72367)。
我手頭有一張1962年5月B-1801的照片(見上圖),機身和機尾上都還有專機隊特有的深色飾帶,但是機身上漆有中華航空公司的中英文字樣。另外我有一張1964年初的照片,今天才認出是中美號,照片中機身漆有專機隊式樣的飾帶,但和前述B-1801的式樣不同,機尾則是已經漆成華航傳統的藍白紅斜線加國旗塗裝,妙的是這架飛機卻沒有漆上華航的中英文字樣,而且機尾國旗下方的編號還是專機隊時代的C-72424。
以上的照片並不是同一天拍攝,所以並不能直接證明兩者是不同的飛機,但是破案的關鍵在於中美號在前段機身的左側上方有一個圓形大窗,但是B-1801卻沒有,所以以下是我大膽的推論: 10472送給空軍之後,就被當成專機來使用,後來資料上說華航在1962年引進DC-4,應該就是它,所以一開始還有專機的塗裝,1963年的B-1801照片就已經改塗裝,機身飾帶變成藍紅相間,再後來才變成我們熟習的上藍下紅飾帶。至於中美號則是變成一架華航的黑飛機,機尾沒有B字頭的編號,只有在機首側面有一個華航的小標誌。我猜想它可能是在專機隊及華航之間權宜使用,反正空軍跟華航當初本來就是一家人。
2018.2.17. 補充: 中美號後來考證出來成為專機隊C-72424 光華號,接著變成華航的B-1815。
大新聞吶! (這種事只有我們這種人才會興奮),我們終於確定B-1801不是中美號了(或者是說前中美號)。
昨天中午文大夫和熟知華航歷史的馬文政先生及小弟餐敘,看到馬先生蒐集到一張照片,有好幾架華航的C-54排成一排,我第一次看到超過兩架以上的華航C-54在同一張照片上,當然覺得精采,但是更精采的是其中竟然有一架專機隊的C-54,機身還是專機隊塗裝,但是尾巴卻是漆成華航的紅藍斜線及國旗塗裝,跟之前我提到過的中美號塗裝一樣,不過機頭漆有光華的機名,可惜看不到機尾編號。
昨天晚上我熬夜製作有關B-1801的Power Point檔,準備今天在航空史研究會的月會上發表,我心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會不會光華號就是原來的中美號啊? 因為當初引進DC-6做為新的中美號之後,C-54當然不能再叫中美號了,否則就不能顯出皇上那架專機的尊貴了,當然這只是一個奇想而已。
今天晚上接到文大夫電話。他說他找出當年在松山機場拍到的C-54光華號照片,發現機尾的小號碼就是C-72424。Bingo! 我們終於確認B-1801不是原來的中美號了,而且我又多曉得一個資訊,原來C-54中美號後來改名成光華號。跟亂七八糟的台灣政治及社會新聞比較起來,研究航空史還是比較有趣。
50年前的今天,華航一架PBY-5A從松山首航日月潭,所以華航就以1959年12月16日做為創業的日期。今天在華航的台北諾富特桃園國際機場飯店特別舉行慶祝活動。圖為會場陳列的PBY-5A模型。
當年首航的駕駛練振剛在典禮上致辭。他先被空軍派到復興航空公司跟陳文寬學習操縱水上飛機,後來才到華航服務。
會場陳列許多華航老照片,這是1968年拍的廣告照片,背景是C-46 B-1519。
會場華航空姐空少精彩的舞蹈表演。
2004年我電話採訪林志玲,談了45分鐘,今天則是第一次見到她本人,感覺還不錯。
提到華航就不免想到衣復恩,這位傳奇人物孕育的三個特種單位中,我已經寫了黑蝙蝠的故事,希望日後有機會寫華航及黑貓的故事,也希望到那時候還有年輕人閱讀文字。
聖誕節當晚參加航空界名人玉山航空余家愷董事長的婚宴,席間聊到我有參加華航五十週年的慶祝活動,大家都投以羨慕的眼光,我才了解到我是何其有幸,所以特別將當天拍到的畫面po上來,以饗讀者
活動當天華航空少跳Sorry Sorry,接著空姐跳Nobody,雖然畫面賞心悅目都是俊男美女,但是我還是覺得有點pity,不免感嘆韓國流行文化的感染力,連H1N1都沒得比!(嘿嘿,王文華上身了)
B-18301 A330-302 2011.11.26. 桃園
B-18302 A330-302 2013.1.20. 桃園
B-18303 A330-302X 2013.1.29. 松山
B-18305 A330-302 2013.1.26. 松山
B-18306 A330-302 2012.7.1. 松山
B-18307 A330-302 2012.5.20. 松山
B-18309 A330-302 2013.1.20. 桃園
B-18309 A330-302 2014.1.1. 松山
B-18310 A330-302 2019.12.28. 桃園
B-18311 A330-302 2013.6.22. 桃園 Skyteam彩繪機
B-18315 A330-302 2011.9.30. 桃園
B-18316 A330-302 2013.6.22. 桃園
B-18317 A330-302 2011.9.30. 桃園
B-18355 A330-302 2011.11.26. 桃園
B-18355 A330-302 2014.4.12. 小港
B-18356 A330-302 2020.1.3. 桃園
B-18357 A330-302 2013.6.22. 桃園
B-18358 A330-302 2016.4.12. 桃園 台灣部落行旅彩繪機
B-18359 A330-302 2018.7.14. 桃園
B-18360 A330-302 2019.12.28. 桃園
B-18361 A330-302 2015.3.20. 桃園 雲門舞集彩繪機
B-18391 A330-343X 2011.9.30. 桃園
B-18605 Boeing 737-809 2013.1.20. 桃園
B-18609 Boeing 737-809 2013.1.20. 赤鱲角
B-18610 薰衣草 2006.7.2. 小港
B-18610 Boeing 737-809 2019.12.28. 桃園
B-18617 Boeing 737-809 2019.6.15. 桃園
B-18652 Boeing 737-8Q8 2018.7.14. 桃園
B-18655 Boeing 737-8MA 2018.7.14. 桃園
B-18656 Boeing 737-8MA 2019.6.15. 桃園
B-18662 Boeing 737-8AL 2019.6.15. 桃園
B-18663 Boeing 737-8AL 2019.12.28. 桃園
B-18666 Boeing 737-8AL 2020.1.23. 桃園
Gary兄在本部落格<<中國空軍飛機老照片>>中留言,指出1111號機不是Fw 44,而是CW-16E,本人回應如下: 1111是不是Fw 44是有討論的空間,但是從一些明顯的特徵來看,不太可能是CW-16E。首先1111的下機翼 後緣 外側有副翼,但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