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35中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35中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敬悼 沈宗李教官

 




沈宗李教官(左)與當年試圖攔截他的共軍飛行員蔣德秋會面。




曾任35中隊U-2飛行員的沈宗李教官2024年4月18日在溫哥華的醫院中安詳離世,享耆壽92歲。






沈宗李教官(前排左二)與嘉義基地同僚合影



沈教官溫文爾雅,挺拔帥氣,深受大家敬愛。我最早和他見面是在撰寫F-100戰機書籍時,還記得是在國軍英雄館碰面,他很親切的接受我的採訪。後來又在一些黑貓中隊的活動中碰面。近年來他定居加拿大,和他見面的機會就少了,還好我們透過臉書還能保持聯繫,逢年過節互相問候。我去年(2023年)提早從職場退休,以下是他鼓勵我的話語,沒想到這是他和我最後一次的聯繫,他的溫暖永遠讓我們後生晚輩懷念。













2023年7月1日 星期六

English-language blog on Project TACKLE by Dr. Wei-bin Chang

My friend Wei-bin Chang is the top researcher in the history of U-2 operation in Taiwan. He just starts a blog Project TACKLE. The url is  

https://taiwanairpower.org/u2/


2023年6月11日 星期日

2007.6.7. 黑貓隊員張立義的故事

我唸的是北市民生國中,附近有好幾個空軍眷村,所以我班上有好幾位同學和我一樣都是空軍子弟。我們班上有一位張姓同學,他個性內向,不太和我們講話,我們只知道他的父親是殉職的空軍飛行員,所以他是烈士遺族。印象中他的母親是個時髦漂亮的空軍太太,偶爾會來看他。

我們有位同學和我一樣都對軍事航空有興趣,他有天跟我說,這位張同學的父親就是八二三台海空戰三十一比一的那個「一」,也就是張迺軍。我那時年紀小,當年資訊也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我也就相信了。

後來年紀稍長,我想起我們班都是五十二或五十三年次,怎麼可能會有人的父親在四十七年就陣亡了,而且我同學看起來也不像大我們五歲的樣子,所以他父親應該不是張迺軍,但究竟是誰我還是不曉得。

後來聯合報報導兩隻黑貓在美有家歸不得,終於迫使政府同意他倆回國。報上登出張立義的兒子在機場獻花給父親,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同學的父親就是張立義。巧合的是張迺軍也是被俘一段期間後被老共放出來。

這幾年來我又陸續聽到他家的情形,張立義被擊落後,他的太太張家淇守了九年寡,才嫁給一位隻身在台的何忠俊上校,他倆並未生小孩,何忠俊也就把三個小孩當成自己的小孩看待。

張立義被釋放到香港後,張家淇才曉得丈夫沒死。由於大有為的政府一開始不讓兩隻黑貓回國,所以張立義只好轉去長住美國,由太太和兒女輪流去看他,後來張立義終於可以回到台灣,這段三角關係必須要做個抉擇。何忠俊是個虔誠的教徒,他毅然決然簽字離婚,把張家淇還給張立義,自己則返回大陸探親。

張家淇和張立義重續前緣,在美國生活了幾年。前幾年我聽說張家淇因病去世,不禁感嘆造化弄人。

去年我們航空史研究會請到張立義來會裡面演講,他給人的感覺相當樂觀,並不像是被老共長期囚禁的戰俘。他談到在大陸的生活,好像在說別人的故事一般。

之後我在去年九月底參觀北京軍事博物館,那架U-2殘骸「理論上」應該就是張立義的U-2C 3512號機。我站在飛機前,感覺在我面前的不只是一堆飛機殘骸而已,其中有中美台之間的冷戰糾葛,也有亂世男女的兒女情長,只是這筆帳已經不知道要算在誰的頭上了。

以上是我拍的照片。根據日本雜誌的老照片,當初這架3512號機還在室外陳列時,牌子上說這是第四架被擊落的U-2,所以研判是張立義的飛機,但最近也聽人說這架是好幾架拼湊而成的

2023年6月9日 星期五

早期U-2的顏色

 

U-2專家Chris Pocock有次跟我說,早期U-2的顏色其實是藍色,我聽了有點驚訝,因為印象中應該是黑色才對。這次到了北京,在航博館的洞庫內看到國軍U-2的殘骸,才發現還真的是藍色,我那架1/72U-2C模型要找時間重噴了!

2023年6月8日 星期四

新書出版:空軍 黑貓 華航-我的飛行生涯

 

這是35中隊(U-2時期)最後一任隊長王濤的口述歷史傳記,由他口述,我整理。今年農曆新年有9天假,基本上扣除睡覺,我有8天半都在寫這本書。

4月初寫完,我的白內障也提早達到需要開刀的地步,因此在55進行右眼的手術。我看到人工水晶體的產品卡片上寫著Fort Worth,我很高興這也是F-16的產地。現在右眼視力逐漸恢復中,已經可以看到報紙的標題,之後還要再動左眼的手術。

這本書是王濤家人自費出版,所以印量只有500本,可以對外販售的數量大約只有200多本,已經全部售完。

U-2R彩色照片

 

難得一見的國軍塗裝U-2R飛行英姿(王濤先生提供)

2023年5月31日 星期三

快刀計畫五十年特展 2010.5.

 

桃園縣政府為紀念快刀計畫五十週年,特別在大溪遊客中心舉辦「快刀計畫五十年特展」,同好們下次前往大溪一遊時,不妨順道前去參觀。圖為展場角落以圖示顯示U-2飛行高度遠超過其他機種。

從這張海報可以證明早期國軍U-2C(最左排由上數來第二架)的顏色是深藍色,而非黑色。

 

我在開幕典禮中遇到交通部負責規劃「航空城計畫」的副召集人趙紹廉先生,他表示目前的規劃是以U-2機棚做為核心,設立一個航空博物館,這番話真是令我放心不少,因為我之前擔心這塊地從國防部移交給交通部的過程中,萬一雙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動積極」的剷平所有地上物以利後續開發,那就糟糕了。

 

以下是有關這次展覽的新聞稿:

1960年代,由當時擔任國防會議副秘書長的蔣經國先生,負責的「快刀計畫」,掀開了台灣與美國,長達近二十年的大陸高空偵照任務,由美國提供高科技U2偵察機,台灣成立黑貓中隊,執行飛行偵察任務,從1962113日開始第一次任務至1974524日最後一次任務結束,寫下黑貓中隊悲壯的一頁,50年前『快刀計畫』為台灣安全締造了輝煌的歷史,今天桃園縣政府特別選在524日,也就是黑貓最後一次任務的日子,舉辦「快刀計畫五十年特展」,希望就從2010524日開始,黑貓中隊從桃園再出發!
 

黑貓中隊以桃園為秘密基地,自1962113日由陳懷飛行員開始執行第一次任務,至1974524日邱松州飛行員執行最後一次任務,共計14年,隊員有二十八位,計畫期間曾偵測大陸核彈試爆場等,締造輝煌紀錄。黑貓中隊機棚位於現在桃園海軍航空基地,有鑑於黑貓中隊史蹟為桃園近代重要的歷史資產,為彰顯這段輝煌歷史,桃園縣政府於今年初積極與國防部協調,進行相關場址勘查及影像蒐集,並與東森電視合作製作影片,期藉由影像及文物陳展,表示對文化資產之重視,也對這群在七萬呎高空執行偵察工作,用生命打開大陸天空的英雄致敬。
 

原黑貓中隊基地,已列入交通部規劃中的「航空城計畫」範圍,國防部若釋出土地,將由交通部進行後續處理,未來如果政策決定,保留此一冷戰時期,我國空軍奉獻犠牲的史料見證及珍貴遺址,桃園縣政府有信心,基於過去完成兩蔣文物展示的豐富經驗,會妥善規劃相關場館的建置及展出。
 

桃園縣政府辦理本次特展,讓黑貓中隊從桃園再次出發,會中也邀請到黑貓中隊隊員參加,希望透過這些英雄故事,使國人更貼近這段歷史,也表達維護這段光榮歷史的努力與用心,並誠摯邀請全國的鄉親好朋友前來參觀。

2023年5月30日 星期二

呈給詹森總統有關第四架U-2被擊落的備忘錄

 以下是從國務院FRUS網站上找到的項目,是張立義被擊落後,詹森的國家安全顧問Bundy寫給他的備忘錄,可惜有兩段文字因為仍不能解密而被刪除。

 

原文照登:

 

75. Memorandum From the President's Special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Bundy) to President Johnson/1/

WashingtonJanuary 10, 1965.

/1/Source: Johnson Library, National Security File, Memos to the President, McGeorge Bundy, Vol. 8. Top Secret. A handwritten "L" on the source text in Johnson's handwriting indicates that he saw the memorandum.

You may have heard of the Red Chinese announcement that a Chinese Nationalist U-2 was shot down over the Chinese Mainland early today. Our intercepts and other data confirm this report, and the Chiang government is now announcing that one of its aircraft is missing and presumed lost.

This is the fourth shoot-down over a period of 2-1/2 years (September '62, October '63, July '64, and January '65). [1-1/2 lines of source text not declassified]

We believe the Chinese are using surface-to-air missiles, but we have less information than we would like on how many there are and where.

[1 paragraph (5 lines of source text) not declassified]

McG. B

 

最後一句讓我感慨,到了1965年初美方對於老共地對空飛彈的數量及部署區域仍然並不太清楚,這時的危險性其實比三年前剛出大陸任務時還要高,但是第三十五中隊仍然繼續深入鐵幕,直到第五架U-2(黃榮北)被擊落之後,才停止進入內陸的偵照任務,所以國軍U-2飛行員的英勇確實值得後人緬懷。

2023年5月29日 星期一

敬悼王濤教官

 

空軍第卅五中隊U-2時期的最後一任隊長王濤於2011年920日下午631分因急性肺炎病逝於內湖三軍總醫院,享年83歲。當友人通知我時,我感到很驚訝。王教官雖然多年前中風,從頸部以下都不能動,但是經過家人的細心照料加上他過人的意志力,我2008年第一次見到他時已經可以顫抖的寫日記了,令我見識到甚麼是堅韌的生命力。

王教官的家人希望幫他出一本傳記,做為他80大壽的賀禮,他33期的同學龐耀祖就介紹我來撰寫及協助出版。我2008年下半年前往王教官家訪談多次,一直到20095月書出版為止,總算不負使命,也很榮幸應邀前往參加他的壽宴。

王教官中風之後講話困難,發音不清楚,但是神奇的是他的話我幾乎都聽得懂,所以採訪起來沒有太大困難。他也經常向我借一些航空歷史相關書籍去閱讀。我書出版之後,他偶而也會打電話給我,問候我的近況,叫我有空到他家去聊一聊。王教官生前就是以豪爽的大哥性格聞名,我很高興他不見外,把我當成忘年之交的小老弟看待。

2009Chris Pocock訪台,我特別帶Chris去見王教官。Chris在他的U-2決定版大作中有提到王濤曾遭遇飛彈攻擊,這次則是第一次見到面,王教官還贈送一本他的傳記給Chris做紀念。

我總以為王教官狀況不錯,等以後要寫F-86軍刀機時再去採訪他,沒想到他竟這麼快就走了。昨天(2011/9/25)航空史研究會,我們請來的也是33期的孫兆良將軍,他聊到李顯斌飛Il-28投誠時,我方完全沒有偵測到,孫將軍說李在桃園落地時王教官正在跑道頭警戒,他還說:這是甚麼飛機啊可惜當初王教官在訪談時沒有提到這一段,現在想找他訪問也來不及了。

王教官是基督徒,願他安息主懷,他的大哥形象也會常留在許多受他照顧的人的心中。

有關Fw 44與CW16E的差別

Gary兄在本部落格<<中國空軍飛機老照片>>中留言,指出1111號機不是Fw 44,而是CW-16E,本人回應如下: 1111是不是Fw 44是有討論的空間,但是從一些明顯的特徵來看,不太可能是CW-16E。首先1111的下機翼 後緣 外側有副翼,但從網...